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断迎来政策利好股票配资手机app,这一次是“车路云一体化”。
近日,工信部等五部门确定了20个城市(联合体)为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城市,北上广深等多个大城市纷纷上榜。
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是指在单车智能的基础上增加路测感知,让车端和路端数据相互补充、形成协同。也就是说,是让“聪明的车”行驶在“智慧的路”上。近期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在试点城市的加速落地,或将推动其从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。
让“聪明的车”开在“智慧的路”上
7月初,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应用试点城市名单,确定了20个城市(联合体)为首批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试点城市,其中不仅有北上广深,也包括重庆、成都、南京、鄂尔多斯等多个城市。
蘑菇车联副总裁吕斌告诉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这个概念可以拆分理解,“车”是越来越智能的汽车;“路”则是道路的智能,例如路边越来越多的摄像头、传感器、激光雷达等,它可以将对道路环境的感知转化为数据;而云则类似于一个“中控台”,可以通过计算数据来帮助城市管理者实现交通调度。
“路越来越智慧,它可以把实时的交通环境及车辆状况上传至云,然后云再把相关信息发送给每一个在路上行驶的车,甚至是任何可移动的智能设备,比如人形机器人、机器狗、低空无人机等,而这些交通数据可以让车端实现更多的智能化功能。”吕斌说。
当被问及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普及之后会怎样时,吕斌以“iPhone 4”举例。
“在iPhone 4出来之前,用手机拍个照、发个彩信,我们似乎已经很幸福了。但仅仅经过了3至5年,我们就能在手机上看电视、视频聊天了。我认为‘车路云一体化’现在正处在类似的时间点,它真正能颠覆大众认知的核心功能虽然还没出现,但已经有了雏形。”吕斌说。
吕斌还认为,目前来看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的价值首先在于让交通更安全,“以现在的技术能力,待‘车路云一体化’大规模实现后,大部分的交通事故是可以避免的”。此外,还能大幅提高交通效率。“在可预见的未来,道路的参与者都可以收到实时的、毫无死角的数据,可以根据数据选择最优路线,也可以让汽车根据数据自动驾驶……”吕斌说。
基建先行,地方频现“百亿大单”
“‘车路云一体化’发展路径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,也已经成为全球政府、产业界的发展共识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清华大学教授李克强近日公开表示。
一些业内人士认为,20城试点名单的公布,标志着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进入规模化落地发展的新阶段。
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接受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是解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关键,同时也是智慧交通的重要技术。应用试点名单公布后,将助推智能驾驶由小范围测试验证加速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,从而进一步加快高阶智能驾驶的普及应用和商业化进程。
“经过不断的技术验证和落地场景的测试,现在的‘车路云一体化’可以拿出一套完整的落地方案,也说明‘车路云一体化’从实验室中走出来了,将实现真正的落地。”吕斌说。
李克强认为,在国家顶层规划的支持下,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,“车路云一体化”作为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,可以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交通信息,加速产业规模化落地。各地依托测试示范区的建设,不断完善路端、云端基础设施水平,逐渐形成“车路云一体化”落地的实证案例。
不过,根据工信部的信息,各地“车路云一体化”建设处于初级阶段,尚未能搭建形成完备的系统架构,基础设施建设存在“碎片化”现象,难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。
“‘车路云一体化’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就像手机和基站。建设‘智慧的路’相当于给手机建设基站,‘车路云一体化’的普及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速度,而基础设施完善后又会极大地促进‘车路云一体化’的发展。这个过程,我认为或将需要5至10年的时间。”吕斌说。
据工信部官网消息,此次应用试点,预期成果共有四点,一是建成低时延高可靠的网联云控基础设施,二是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,三是探索形成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,四是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。
《中国经济周刊》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,自6月以来,多地纷纷启动“车路云一体化”示范项目。其中北京“车路云一体化”项目规模约100亿元,武汉市“车路云一体化”项目预计达到170亿元,福州、鄂尔多斯、沈阳、杭州等多个城市也已启动相关项目招标。
工信部7月3日数据显示,目前,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、7个车联网先导区、16个“双智”试点城市,开放测试道路32000多公里,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,测试里程超过1.2亿公里,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(RSU)部署超过8700套,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。
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股票配资手机app,预计2025年、2030年“车路云一体化”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分别为7295亿元、25825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8.8%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网观点